石涛过泊头 作诗赠友人
■江浩
石涛《清湘书画稿》局部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作为明朝皇族之后,他坎坷一生,博学广闻,以佛门禅宗思想为核心,旁及儒道易,其画风上承元四家、明徐渭,下启扬州八家,对后来的郑板桥、汪士慎,乃至近现当代的山水画坛如张大千、刘海粟、傅抱石、吴冠中、李可染,都有极大的影响,而尤以黄宾虹为最。
实际上,以绘画著称于世的“清初四僧”——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渐江(弘仁),也都极善书法,只是书名为画名所掩盖,故而不怎么为世人所知。石涛路过泊头时给两位友人的赠诗,在沧州就鲜为人知。
独树一帜 “我用我法”
大明覆灭的第二年,石涛之父靖江王朱亨嘉因自称“监国”而被唐王朱聿键所杀,四岁的石涛,对于亡国的感受远远不如亡家更为深刻入骨。这时候的他由宦官带到全州湘山寺出家。后来辗转武昌、庐山,24岁在松江拜旅庵本月为师。
旅庵本月是木陈道忞禅师的嫡传弟子,这师徒二人奉诏入京,经常能见到顺治帝,与顺治出家之事或有瓜葛。师祖、师傅对石涛有很大影响的。
清康熙二十三年和二十八年(1684、1689),康熙两次南巡,石涛先后在南京长干寺和扬州平山堂陪同接驾,更让他有了接替其师傅旅庵本月成为江南禅林领袖的幻想。在此前后,时任江宁织造的曹雪芹祖父曹寅、石涛住宣城期间的泾县县令邓伟男、随康熙南巡的辅国将军博尔都与曹寅发小曹宾及等满清官员也多次鼓动邀请。石涛心怀梦想,于康熙二十八年下半年前往北京。但时过境迁,满清统治已经趋于安定,康熙已经不需要那样的禅林领袖。在京两年多,石涛没有等来他所期待的当帝王“臣僧”的机遇,只好怏怏地告别了北京城。
祸兮福所倚,正是这种冷落,使石涛有了“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的顿悟,走上了“我用我法”的艺术道路。
泊头暂住 留下诗篇
康熙三十一年壬申(1692年)八月间, 石涛沿着京杭大运河乘舟南下。大约在八月底,在沧州以南的泊头镇(今泊头市)暂时驻留。在这个镇上,石涛认识了丁允元、郑延庵两位朋友,书诗以赠,并与他们订立“方外交”。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有清末民初书画家邵松年所辑《澄兰室古缘萃录》石印本,其卷六辑录了瓶麓斋旧藏《石涛和尚诗画稿卷》题画诗跋,其中的第五首诗就是石涛南下乘舟到泊头镇时所作。2003年开始,人民美术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一套《中国古代名家作品丛书》,收录了郑板桥、任伯年等一些古代画家的存世作品。其中,石涛卷中册第67页的《清湘书画稿》(局部之二)就是他的一首隶书七言诗——
古岸新沙锦缆收,御河官柳送行舟。
号歌直接青云外,乡语难分到泊头。
太息劳人劳自肯,番嗟我辈为谁愁。
天涯南北逢知己,敢不虚心翰墨酬。
此诗跋亦见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石涛诗录》(汪世清编著)第76页,但第五句第五字标为“□”号。依其文意,原稿“劳”字确实费解,但又找不到其他佐证,也只好像《石涛诗录》这样处理了。
石涛此诗首二句直写当时情境,次二句则以“乡语”对“号歌”:
“号歌”当指纤夫号子,运河为明清漕运要道,船遇逆风或逆水或重载或搁浅,须由多人在岸上合力以纤绳牵引,为统一步伐,则以号协调,多人齐歌,声遏行云,场面可以想象。
据康熙《河间府志》卷四《运道志》的记载,“南皮县浅夫四十名(旧额浅铺五,每铺老人一名,夫十名;修堤夫三百五十名);交河县浅夫四十五名(旧额浅铺五,每铺老人一名,夫十名;修堤夫三百名)”。
所谓“浅夫”就是“纤夫”,因船只逆行或搁浅时而在不同的文献里有“浅夫”、“纤夫”、“牵夫”的写法(“夫”字也有作“伕”字的)。
浅铺的浅夫只是服务于官方漕船或客船的,私人行商的船只就需要自行雇佣了。也有说“浅夫”是疏浚河道之人的,但又与“修堤夫”职能重叠。
我幼时在泊头街居住,常去河边码头玩耍,曾听一李姓船工老人讲起,他的祖父就做过清代“浅夫”,是需要为官方船只拉纤的,只是不知道这属于额外劳役还是分内工作。
所谓“乡语”,当时没有公铁运输,运河沟通南北,漕船远自湖广江浙,来到北方的泊头当然是格外亲切、难舍难分了。或者,石涛所赠诗的这老二位就是因为经商或游学而由江南北上,与曾在长江一线生活多年的石涛他乡偶遇,才引发了下文的“太息”,也未可知。
第五、六两句,是古人诗文里屡屡出现的喟叹,大概也是石涛对自己京城之行的失望流露。“长太息以掩涕兮”,是“哀民生之多艰”还是感于世事多舛?五味杂陈,说不清自己是“为谁愁”了。这是问人更是问自己、问苍天。
最后一句“天涯南北逢知己”,类似于王勃送别友人的情怀,作为大和尚,或许守清戒不喝酒,但作为文人,只有笔墨伺候,题诗一首了。
遒劲流畅 堪称妙笔
此诗提及泊头,还有“御河”,跋语中也明指“舟泊泊头”,同时该诗跋在《清湘书画稿》里处于《南归赋别金台诸公》与《故城河口号》《过临清闸口号》《舟中九日夏镇》之间,诗中“泊头”即清时泊头镇、现在的泊头市。
石涛在泊头镇认识的丁允元、郑延庵,其生卒、名号及里居等现在已经无从考证。遍查《南皮县志》《交河县志》而未得,考虑到泊头镇当时的经济地位,或许这二人并非当地人,且古时一般不以名讳相称呼,允元、延庵应该是其字或号。科举时代,江淮地区读书人赴京师应科举,如果不在德州弃舟陆行走河间一线,乘船北上是常规路线。要是屡试不中,弃儒经商,大运河更是必经之路。石涛与他们“天涯南北逢知己”,为二人作书以赠,订下“方外交”。“方外” 即世外,因为石涛是僧人,故称“方外”。
石涛书法早年研习唐人颜真卿,后又研习诸多古人法帖,对苏轼的书法钻研极深,并上溯秦汉魏晋之篆隶,杂糅到书法创作中,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这幅《舟泊泊头》一气呵成,笔法遒劲、书写流畅前后呼应,与他比较典型的小楷题跋代表作品如《对牛弹琴图》《搜尽奇峰打草稿图》一脉相承,显示出石涛全面的艺术涵养,也算是为泊头乃至沧州艺术史上添了一笔重墨华彩。
来源:沧州晚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