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发现两通明末清初石碑
分别位于沙洼村和南庄村
本报讯(通讯员 王贺 记者 苏少静)近日,献县本斋回族乡沙洼村村民在浇地时发现了一通残存墓碑。当地文物部门和历史学者初步确定,这是一通明末清初石碑。
据献县原文保所所长吕永森介绍,这通石碑是青石材质,石碑碑身已残,仅剩石碑下部。残碑记载着献县本斋回族乡沙洼村张氏八世祖张有禧的生平事迹。
吕永森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桥石桥的栏板上记载着张有禧及其三个夫人曾经为修筑单桥捐献银两的善举。“通过墓碑残损的部分可以看出,沙洼的张姓家族在清代出了一个文举人、三个武举人,家谱上记载的有功名者达到50多人。”吕永森说。
经献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和历史学者共同研究,初步确定这是一座明末清初墓碑,对挖掘张氏家族历史人物具有重要价值。
又讯 (记者 苏少静)近日,献县段村镇南庄村村民在翻建房屋过程中,发现了一通石碑。专家考证后,初步确定这是一通明末清初石碑。
据献县历史文化研究者吕永森介绍,这通石碑字迹多处残损不清,但能够辨识出主要内容。从碑文内容来看,这是南庄范氏祖茔里的墓碑,题名“瀛南范氏先茔志”。石碑主要记载的是他们于明朝永乐二年,从山西太原府文水县移民到衡水武强县,再从武强县迁到献县的过程。这一墓碑的发现,对挖掘范氏家族历史人物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源:沧州晚报
相关阅读
沧州的“高材生”——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