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休闲 > 文体艺术 > 正文

沧州的“高材生” ——榜眼吕缵祖科考记


2022-05-31 14:25:42    责任编辑:    字体:

沧州的“高材生”

——榜眼吕缵祖科考记

2b58bac74a73131a7aca8d292415054.jpg

2022年4月下旬,新华区吕家坟村村民向博物馆捐赠墓志两方,经初步考证,墓主人是清顺治三年榜眼吕缵祖。科举制是从隋朝开始,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经院试(府、县监考,通过后为秀才)、乡试(省级考试,考中为举人)、会试(礼部主持,考取后为贡士)、殿试(皇帝主持,中者称进士)层层选拔,其难度远非现在考大学可比。

我们今天介绍的这位榜眼,他的考学经历可谓是历经波折。据已发现的墓志铭结合史料记载,吕缵祖字峻發,号修祉,他的家族是明永乐年间由山东蒲台迁至沧州的,从明嘉靖后期开始,逐步繁衍成为一大家族,自明中叶至清末民初,十余代人才连绵不绝。

吕缵祖生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自幼便遵循父亲吕咏的教诲:“祭祀要虔诚,夫妻要和美,用度要节俭,立身要正大,兄弟要尽让,官梁要早完,言语要谨慎,凡事要思量。” 吕峻發自幼聪慧,双目炯炯有神,博学强知,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便已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可是之后岁月,吕缵祖尝尽了艰辛。

读书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明天启七年(1627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这个时候,后金已经正式对明朝宣战,铁骑南下的步伐不可遏制。直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攻破皇城,朱由检自缢,明朝灭亡。5月2日清军进京,10月正式定都北京,开始了长达260多年的统治。局势动荡的年间,吕缵祖屡次进京参加会试,都没有得中,所谓“七上公车不第”。

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正式开始实行科举考试,顺治三年(1646年)丙戌科殿试制策题是《今恐在朝各官,固仍敝司,不能力改前非,所关治乱,甚非细故,必如何而后可尽革其弊》《在外各官贪酷不公者甚众,临民听讼,惟贿是图、善恶不分,曲直颠倒……奸狡诈行,善良被陷,必如何而后能使官方清肃》《欲定天下之大业,必一天下之久心,吏谨而民朴,满洲之治也。今如何为政而后能使满汉官民同心同志欤》。吕缵祖的策对受到赏识,顺治帝赐给他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授职弘文院编修,成为清朝第一位榜眼,而这也成为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自此从政生涯中,吕缵祖先后担任过国子监司业、弘文院侍读、侍讲学士等官职,与吕缵祖同期的状元傅以渐(官至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探花李奭棠(官至礼部尚书),可谓政坛一时星光一片。

何抚顺

来源:沧州日报

  • 时政要闻
  • 社会新闻
  • 省内
  • 聚焦沿海
  • 财经传真
  • 外媒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