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决定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主题实践活动,这项活动作为我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从宏观上讲,是在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将上级精神与沧州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化和拓展,是以纲挈目、以目立纲之举;从微观上讲,既是锤炼干部队伍作风的有力举措,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生动实践,同时又是汇集力量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好这项活动,应注重三个导向。
首先是问题导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搞好教育实践活动,说一千道一万,还得看解决问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最根本的是要改进作风,解决问题,科学发展。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形势发展,看政策得失,看干部形象,重要的一点是看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时期,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各项工作的推进,不可避免地触及一些人的利益,引发群众的情绪变化。只有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情绪动态,我们才能及时制定和完善政策,减少或避免造成大的损失,最大限度赢得群众支持。可以说,弄清群众真实的思想、情绪、愿望、要求,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开展“四个万家”主题实践活动,就是接地气、听意见、解民忧、办实事。只有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倾听民声、体现民意、集纳民智,不断汇集起建设沿海强市的正能量。这就要求全市各级干部自觉把转变作风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眼睛向下,放下架子,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急、难、盼、怨了解透彻,解决彻底。“以人为镜,可知得失”。要拿着显微镜找出问题,拿着放大镜分析问题。
其次是方法导向。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特别重视群众的意见,强调遇事同群众商量,先当学生后当先生。1943年6月,毛泽东同志起草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从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习近平同志强调:“群众工作水平应为干部基本功。”现实中,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够高,机关工作在行,个人素质不错,但唯独怕见群众,怕与群众直接打交道,久而久之就会与群众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造成党群干群关系隔阂,导致一些工作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开展“四个万家”主题实践活动,无疑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群众工作方法、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的一个大课堂,在锤炼干部队伍作风、拉近与群众距离的同时,也是在学习工作方法,历练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第三是实干导向。“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领导干部与群众的感情是靠实干培养出来的,是以工作的实绩赢得的。开展“四个万家”主题实践活动,就是要树立实干导向,把实干精神贯穿活动全过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近日,市委决定在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大兴“求实、务实、朴实”之风,提出11项具体要求,为“实干兴沧”主旋律再奏强音。同时,决定按照“四个干”要求办好十件惠民实事。广大党员干部要真心实意、尽心竭力、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谋发展。要围绕“一大战略、三大板块、七大增长点”的既定目标,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在实干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赢得人心。
来源:沧州日报